新闻动态

重磅!思格逆变器被澳洲官方强制召回

  近日【光伏资讯】微信公众号(PV-info)了解到,11 月 19 日,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自愿召回通知,将思格新能源澳大利亚有限公司(Sigenergy Australia)生产的单相 8/10/12kW 能源控制器纳入召回清单。这款带有快速连接交流插头(需配套插头与卡箍)的设备,大范围的应用于澳大利亚家庭的屋顶太阳能系统与储能电池组中 —— 而这一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

  ACCC 在通知中明确,召回源于设备交流插头存在设计缺陷:长时间运行后易出现接触不良导致的过热损坏,进而引发电弧放电,最终形成火灾风险。尽管目前已确认相关故障事件发生,但尚未收到财产损失、人员受伤或死亡报告,这与企业及时介入密不可分。

  在此之前,2025 年 11 月 3 日凌晨 2 点左右,澳大利亚一位用户家中突发状况:停电导致呼吸机停摆,车库传来浓烈烧焦味,其安装的Sigenergy Sigenstor EC 10.0 SP AU 10KW 逆变器出现明火。用户发现后,将电动汽车移至室外,到场的消防人员因难以找到有效紧急停机装置,且隔离开关靠近起火点,无法及时处置。火势曾反复复燃,逆变器仍持续运行,最终用户通过长按红色 “复位” 按钮关闭设备。事后,上门检修的安装商技术人员透露,这是其遇到的第二起同类事件。该用户随后向SolarQuotes 提交正式投诉,相关案例及现场照片(显示逆变器风扇格栅处有火焰蔓延痕迹、残留灭火器粉末)被公开,引发广泛关注。

  思格新能源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地区总经理威尔·霍尔回应称,故障源于 “安装人员未遵循安装指南”,非产品缺陷;但行业及用户质疑,同类安装操作在另外的品牌逆变器中未出现大规模故障,认为产品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 思格为追求 “快速安装” 的卖点,未采用三相型号已验证的可靠端子设计,导致故障风险升高。

  此类隐患并非个例。2023 年,LG 太阳能锂电池因过热风险被 ACCC 发布全国安全警示,当时澳大利亚境内仍有 8000 台涉险设备未完成更换;2025 年 9 月,Fort Ends 公司召回的 Sofar 太阳能逆变器,同样因过热风险可能会引起电击与火灾。ACCC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2021 年澳大利亚共收到近 3 万起家用电气火灾报告,其中 28% 由过热线缆等组件故障引发,电气隐患已成为家庭火灾的首要诱因,平均每周造成 1 人死亡。对于占住宅火灾死亡人数 50% 的 65 岁以上群体而言,此类设备隐患更具致命性。

  此次召回属于企业主动发起的自愿召回,符合 ACCC 的产品安全监管框架 —— 当企业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时,需在 2 日内书面通知 ACCC 并公示召回方案,否则可能面临最高 1000 万澳元的罚款。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召回事件已引发渠道端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思格新能源(Sigenergy)潜在上市计划的担忧。近期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多位澳大利亚本地光伏安装商陆续发声,明确说已暂停与该品牌的合作。

  除此之外,8月21日,港交所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思格新能源的招股书因未能在规定的六个月内完成上市聆讯而自动失效。此前,中国证监会曾就其股权代持、技术独立性、数据安全等核心问题向公司提出四项关键问询。至此,这家仅成立三年的“储能黑马”,在长期资金市场的首度冲击中遭遇重大考验。

  思格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5月,由前华为智能光伏业务总裁许映童创立,主打分布式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是可堆叠式光储一体机(Sigenstor)。自成立不到三年便尝试赴港上市,其快速崛起与高调定位一度备受行业关注。

  监管层对“成立两年即成为全世界领先者”的说法提出质疑,要求公司说明创始人在创业前是否已开展相关业务。事实上,思格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架构与华为体系高度相似,而其自身累计专利仅数百项,缺乏在核心算法、电芯和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的原创性突破,难以支撑其“全球领先”的定位。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思格累计净亏损达5.03亿元,现金流净流出6.06亿元。尤其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公司费用结构畸形: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高达1.05亿元,占收入的15%。在资本环境趋紧的背景下,过高的营销开支与持续亏损叠加,折射出其经营效率的不足。

  思格一度凭借政策补贴和“头部厂商缺货”的窗口机遇,迅速登顶澳洲户用市场。但其竞争优势更多依赖于外部因素而非内生实力。公司并未建立完善的本地售后团队,长期市场地位难以保障。此外,其质保拨备明显不足:产品质保期长达5至10年,但2024年前三季度拨备仅1410万元,或难以覆盖潜在风险。

  思格新能源的IPO受挫不仅源于监管层的严格审视,更揭示了其在技术积累、财务稳健性及长期运维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